logoleftlogoright
官方微信公众号

肠菌移植如何操作,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发布时间:2023-12-21    来源:莱博集团公众号

肠菌移植(FMT)方法学的建立是肠菌移植实施的重要环节,是指为了顺利将功能菌群传递入患者肠道、并尽可能使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供体的选择、粪菌液的制备、移植途径以及移植后护理等[1]

供体的筛选

在肠菌移植过程中,供体的选择尤为关键[2]。然而,对于供体的选择不同的指南或共识所推荐的方案各不相同[2]。主要过程包括问卷筛选、访谈筛选、实验室筛选和监测筛选[3]

根据肠道菌群移植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供体的标准如下[5]

 1.jpg

▶ 供体的生理标准

主要依赖科学测量与实验室检测完成。

①开展FMT年龄18-30周岁(儿科开展FMT,在符合伦理条件下,可使用≥3岁以上的儿童供体);体质指数(BMI)18.5~23.9 kg/m2

②血液学检测:血细胞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和C反应蛋白正常;传染性肝炎、艾滋病病毒(HIV)、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线虫、阿米巴等病原检测阴性。

③粪便检测:常规检查正常,隐血实验阴性,艰难梭菌、弯曲菌、沙门菌、志贺菌、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及虫卵、囊泡、寄生虫、孢子、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等病原学检测阴性;多重耐药基因(超广谱β内酰胺酶、碳青霉烯酶等)检测阴性。

2.jpg

④呼气试验:无小肠细菌过度繁殖,幽门螺旋杆菌阴性。

▶ 供体的心理标准

主要依赖访谈与量表完成。

①心理科医师或心理咨询师访谈认定心理状态良好。

②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评分正常。

▶ 供体的既往史

近2周未出现胃肠道不适。近3个月内未使用抗生素、抑酸剂、免疫抑制剂或化疗药等。无慢性疼痛症状,无消化系统手术史,无传染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无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或精神疾病史;无恶性肿瘤病史。未接受过静脉注射生长激素、胰岛素或凝血因子等。

▶ 供体的个人史

主要依赖访谈与问卷完成。作息规律,饮食健康,家庭和睦,无不良性交,无吸烟、饮酒、吸毒等嗜好和无药物成瘾;近6个月未接种过疫苗或参加药物试验。近6个月未接受纹身或出现皮肤破损。近6个月无热带地区旅游史。无胃肠道病变、恶性肿瘤和传染病家族史。非孕期,非月经期。

▶ 供体的稳定性

依赖生化检查及粪便微生物组测序完成。每8周复查以上项目,符合上述要求;每次捐赠的粪便均留样行16S rDNA测序,验证菌群组成及多样性稳定。

▶ 供体的持续性要求

建立档案与随访系统。供体应保证长期捐赠粪便,至少每周2次,每次>100g。

▶ 限食耐受性

通过限食实验完成。部分患者存在食物过敏及食物不耐受(如鸡蛋、牛奶等)。根据受体要求,供体需在捐赠粪便前5天限制食物种类,如该供体不可耐受,则不可作为本次移植的捐赠者。

▶ 供体的遗传学

通过基因谱检测完成。应剔除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尤其注意隐性遗传)致病基因阳性的供体。

菌液的制备

从供体的粪便中制备菌液是肠菌移植的重要环节,分离制备技术、分离时间等因素决定了肠菌的活性和质量,进而关系到患者的疗效。

▶ 手工制备法

常见的手工制备步骤包括:粪便采集、定量稀释、搅拌混匀、多级过滤、离心洗涤、浓缩定量[2]。但是手工方法制备肠菌极其难以量化和质控,也欠缺操作效率和人性化[6]

 微信图片_20231221110456.jpg

▶ 标准化智能肠菌分离——FMI 210 肠菌移植系统

中国自2014年起,基于肠菌分离设备和相关的新移植途径的方法逐步取代传统手工FMT方法[3,4]。基于肠菌分离系统和洗涤流程控制的样本质量和分级,能够起到定量、质控和大幅度提高安全性的作用[5,6]

FMI 210 肠菌移植系统由肠菌移植前处理系统及肠菌移植管理系统两部分构成,前处理仪完美替代人工制备菌液的繁琐操作,解决科室操作尴尬问题,通过肠菌移植管理系统,可以建立标准化菌群移植数据管理平台,实现菌液溯源,保障治疗安全。

 微信图片_20231221110503.jpg

● 一键化操作,可无人值守,上样安装简单快捷,样本自动称重,稀释液智能判断添加;  

● 创新采用工业视觉AI算法,AI智能分离质量监控与提升,保证前处理过程可靠稳定;  

● 软件记录管理患者移植治疗全过程及治疗相关数据,建立标准化菌群移植体系;  

● 系统动态管理每一份菌液来源、制备、出入库全过程,菌液可溯源,保障治疗安全。

肠菌移植的途径

肠菌移植的途径可分为上消化道、中消化道、下消化道途径,途径的选择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定,包括经济条件、接受程度、病变部位等[2]

上消化道途径主要有口服、鼻胃管、胃镜孔道、胃造瘘口移植;中消化道途径指经鼻肠管移植和经内镜肠道植管术(TET),可实现全肠道给药;下消化道途径包括灌肠、结肠镜、结肠造瘘口及结肠TET[2]

微信图片_20231221110510.jpg

肠菌移植的传递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交流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中国微生态治疗创新联盟和上海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菌群移植标准化方法学的建立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 饶本强, 王玉莹, 沈宏辉. 粪菌移植临床应用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22.1.

[3]Wang Y, Zhang S, Borody TJ, Zhang F. Encyclopedia of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a review of effectiveness in the treatment of 85 diseases. Chin Med J (Engl). 2022 Aug 20;135(16):1927-1939.

[4]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standardization Study Group.Nanjing consensus on methodology of washed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Chin Med J 2020;133:2330–2332.

[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肠道微生态协作组.肠道菌群移植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2, 25(9): 747-756.

[6]Cui B, Li P, Xu L, Zhao Y, Wang H, Peng Z, et al. Step-up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strategy: a pilot study for steroid-dependent ulcerative colitis. J Transl Med 2015;13: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