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个世界肝炎日 | 消除肝炎,积极行动
2024年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为进一步提升全民病毒性肝炎防治意识,号召全社会积极行动,最大限度遏制新发感染,有效发现和治疗患者,切实减轻疾病负担,尽早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国家疾控局将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定为“消除肝炎,积极行动”[1]。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目前按病原学明确分类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的分类
●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和水传播。甲型肝炎通常不会引起慢性感染,一般在感染后数周或数个月内自行恢复。尽管甲肝的病程相对较短,但它在一些情况下仍然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对于免疫系统受损或营养不良的人群[2]。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感染后不容易发现,容易转化为慢性感染状态,长期携带病毒对肝脏造成持续损伤,已有研究证明乙肝病毒感染是我国肝癌病人的主要病因。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有母婴传播、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传播、性接触传播[2]。
●丙型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其传播方式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产生危害[3,4]。
●丁型肝炎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缺陷RNA病毒,它需要借助乙型肝炎病毒完成其生命周期。因此丁型肝炎通常伴随乙型肝炎,慢性丁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严重的病毒性肝炎形式,与单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比,HDV/HBV重叠感染会加速疾病的进展。其传播途径与乙肝相同,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5]。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是一种自限性感染,一般4-6周内会自愈,重症患者会发展成爆发性肝炎而导致死亡风险。戊肝爆发流行多是粪便污染水源所致,散发则多由于不洁食物或饮品所致。除粪一口传播外,戊肝病毒还有以下传播途径,但引起的临床病例比较少见,包括食用感染动物的未煮熟的肉或未加工的贝类、输入受感染者的血液制品、母婴传播[2]。
◆流行病学
根据国家卫健委(http://www.nhc.gov.cn)发布的2012年1月—2022年8月全国甲型、乙型、丙型及戊型肝炎的月发病例数统计资料,马一鸣等人通过时间序列分析了我国4种肝炎(甲型、乙型、丙型和戊型)近10年(2012-2021年)流行的周期性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3]。
注:由于丁型肝炎的月发病例数较少,以2021年为例,平均每月发病例数为24.42例,仅为甲肝、乙肝、丙肝、戊肝发病数的2.36%、0.02%、0.12%和1.09%,且缺少2015年及以前的统计数据,未纳入本次研究范围。
结果显示,肝炎发病例数最多的时间集中在2019年之前,由此可见,近年来我国肝炎的防治工作卓有成效;月发病例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为1.26-3.67;以甲型肝炎平均月发病例数为基数1,乙型、丙型、戊型肝炎分布是甲型肝炎的57.06、11.50、1.35倍,说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发病人数众多(平均月发病例数分别接近10万和2万),是我国肝炎人群的防控重点[3]。
4种肝炎2012-2021年月发病例数[3]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已被证实为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途径,鉴于目前尚无针对丙肝病毒的预防性疫苗,因此,早期检测、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控制丙肝的传播、减轻疾病负担至关重要。
丙肝的实验室检测
目前,实验室用于检测丙肝的方法主要有丙肝抗体(HCV-Ab)检测、丙肝核心抗原(HCV-cAg)检测和HCV-RNA检测。
◆丙肝抗体(HCV-Ab)检测
HCV-Ab是丙肝筛查的常规指标之一,但是HCV-Ab检测有一定的窗口期,平均为70d[4,5,6],对于个别因免疫缺陷或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者,HCV-Ab可持续阴性,因此不适于丙肝感染的早期诊断,可能存在漏检风险;另外,HCV抗体可终身携带,HCV-Ab阳性不代表体内一定有HCV复制,因此HCV-Ab检测不能区分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也不能用于监测抗病毒疗效[4,7]。
◆HCV-RNA检测
HCV-RNA一般在患者感染7-14d时,可在血清中检测到[4,8,9]。但HCV-RNA检查对标本以及实验室环境和设备的要求都比较高,如果实验标本采集保存不当,会导致病毒核酸降解,导致假阴性。同时,HCV-RNA检测价格较高,耗时较长,对检测人员要求高,很难在基层医院开展,因此HCV-RNA不适用于丙肝感染的大规模筛查[4,10]。
◆丙肝核心抗原(HCV-cAg)检测
HCV核心抗原检测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研究发现HCV-cAg在HCV-RNA出现后的1-2天内即出现(窗口期12至15天),且与血清中HCV-RNA载量呈正相关[4,11,12],因此,Chang等[13]认为HCV-cAg是丙肝检测的重要指标,可用于HCV感染的早期筛查;同时,HCV-cAg联合HCV-Ab检测可以用于区分既往感染或现症感染;除此之外,HCV-cAg检测还可用于监测抗病毒疗效和预测持续病毒学应答[1,14,15]。
消除肝炎,莱博在行动
莱博一直致力于丙型肝炎病毒的快速检测与早诊技术研究,经过十余年的行业深耕,在HCV检测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丙肝早期发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已开发出不同方法学的丙肝核心抗原检测试剂3种、丙肝抗体检测试剂2种、丙肝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2种。
参考文献:
[1] 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关于做好2024年 “世界肝炎日”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
[2]刘文博.病毒之争:乙肝、甲肝、戊肝大揭秘[N].医药养生保健报,2024-05-04(015).
江灵,李晟,王芝瑶,燕德敏,黄远帅,王雨涵.HCV核心抗原检测在丙型肝炎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2,15(12):1171-1174.
[3]马一鸣,丁勇. 我国2012—2021年4种肝炎流行趋势的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自然科学版),2024,44(1):72-79
[4]宰文静,张扬,袁正宏.一场终结丙肝病毒危害人类的接力跑[J].科学,2021,73(01):14-17+4.
[5]De Paschale M.Manco MTArpino 0,et al.Threshold value of LAlSON XL ant--CV screening assay predicting positive immunobotting results[J].J Med Virol,2017,89(10):1817-1822.
[7]Khan H,Hil AMain J,et al.Can hepatitis C virus antigen testing replace ribonucleic acid polymearse chain reaction analysis for detecting hepatitis C virus?A systematic review[J].Open Forum lnfect Dis2017.4(2):ofw25219.
[8]刘文俊,杨霞芳,钟秋连,等,丙型肝炎患者RNA载量和肝功能指标及血细胞参数的相关性分析].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12):1168-1171.
[9]明媚. 丙肝病毒核心抗原与丙肝抗体联合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8):46.
[10] Wang L.Lv HZhang G.Hepatitis C virus core antigen assay: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hepatitis C diaanosisJ.Ann Clin Biochem.2017,54(2):279-285.
[11]Laperche s.Nubling C,Stramer SL et al.Sensitivity of hepatitis C virus core anticen and antibody combination assavs in a dloba panel of window period samples[J].Transfusion,2015,55(10):2489-2498.
[12]Wasithankasem ,Vichaiwattana P,Auphimai C,et al.HCV core antigen is an alternative marker to HCV RNA for evaluating active HCV infection:implications for improved diagnostic option in an era of affordable DAAs[J].PeerJ,2017,5:e4008.
[13]Chang C,Hung CH,Wang JH,et al.Hepatitis C core antigen highly correlated to HCV RNA[J].Kaohsiung J Med Sci,2018,34(12):684-688.
[14]卢庆文,董娅,刘红 ,联合检测血清HCV-RNA、HCV-CAg与HCV-Ab对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7,35(5):752-754.
[15]Farci P,Wollenberg K.Diaz ,et al.Profibrogenic chemokines and viral evolution predict rapid progression of hepatitis C to cirrhosis[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12,109(36):14562-14567.